數字化浪潮之下,哪哪都在強調智能化、智慧化升級,環衛作為傳統人力資源行業之一,自然也不例外。
?
?
前不久,沈陽渾南中央公園正式啟用了一位特殊的“環衛工”——一臺無人駕駛的小型清掃車。據介紹,這是東北地區首臺落地運行的城市掃保環衛機器人,滿電狀態下可持續作業7小時以上,清掃質量也有保證,且能夠360度感知周邊環境,主動避讓障礙物。
?
?
今年年初,盈峰環境智能環衛機器人經試運營測試之后,也正式投入成都青白江區環衛項目使用。在實際作業過程中,配置有激光雷達傳感器、高精度定位儀等全方面環境感知硬件的清掃洗地機器人,對公共區域的復雜工況適應良好,環衛作業的效率大幅提高。
?
?
據《環衛自動駕駛賽道研究報告》預計,2025年全國道路清掃運營規模在2700億元左右,垃圾清運服務規模達540億元,自動駕駛在這兩大環節中的應用會更有優勢。究其原因,一是人力缺口擴大帶來的“用工難”問題,二是環衛模式現代化升級的需要,城市治理將更依賴數字化網絡構建,由平臺進行統籌部署和分配。
?
?
不過,從業者在對環衛機器人未來充滿期待的同時,也存在對相關行業標準、政策法規不完善的擔憂。當前,自動駕駛環衛設備的法律屬性尚未厘清,仍以“多省市、多標準”的形式出現,亟需國家層面進行統一規范化管理。
?
?
當然這并不影響企業對環衛機器人傾注熱情。
?
?
在這條賽道上,根植環衛的頭部企業們在加快業務升級,如盈峰環境,從盈峰環境2021年年報中可知,其研發投入達2.9億元,相繼推出智能環衛機器人十余款,并推出“5G云+環衛機器人”遠程作業模式,龍馬環衛還和上海交大聯合成立了“城市智能服務機器人聯合實驗室”;
?
?
與此同時,“后來者”的勢頭也很強勁,如酷哇機器人,于去年9月份完成C輪2.5億美元融資,成功在上海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等多個省份多個城市落地智慧環衛項目,累計獲得市場訂單超30億元。
?
?
機構測算,2022年至2030年正是我國環衛機器人從試運營專項規?;~關鍵期,到2025年,我國自動駕駛環衛車的滲透率可達5%,保有量可增長至30萬輛,產業規模拓展至2700億元左右。在不久的將來,隨著相關制度、標準體系日漸完善,環衛機器人將有望實現大規模運營,助力智慧城市建設。
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